【期货日报】现货?场内?场外 天府话发展 包容?对接?协调 各方谋共赢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4-11-11    来源:期货日报   浏览次数: 5755
大宗商品期现对接及场外衍生品市场规范与发展研讨会

 

  新常态下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的危与机

    随着“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四个特征的日趋明显,中国经济迈入了一个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席地位的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将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就像市场所预期的,保持“七上八下”增速的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将更加频繁、剧烈,而当前的事实也足以证明,大宗商品价格正经历着自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幅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下跌。近期,黄金、原油、铜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均全线下行,螺纹钢(2556, -4.00, -0.16%)、铁矿石、焦炭(1067, -5.00, -0.47%)等黑色金属更是不断刷新低点。

    “在经历当前的下跌之后,去 产业化和去库存化将会使大宗商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呈不规则波动。”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院长张腾文在近日由期货日报主办的“大宗商品期现对接及 场外衍生品市场规范与发展研讨会”上直言,面对频繁波动的原料和产品价格,实体企业提前锁定大宗商品价格的需求越发迫切。

    “然而,常规的现货市场和标准化要求高、品种相对较少的期货市场在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需求方面略显不足。作为一种升级版的现货交易模式,新常态下的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可以作为常规现货市场的延伸。”有市场人士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目前来看,实体企业借助大宗商品场外市场一方面是想解决购销双方的信用瓶颈并取得仓单质押融资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锁定成本和利润。但由于不少客户资金量不足、缺乏做市商等因素,大宗商品场外市场活力不足。

    新常态下价格波动剧烈造成的履约风险是大宗商品场外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旦有履约风险发生,将会对交易商和交易中心造成连锁式的经济和信用损失。此外,受信用风险制约,在没有中央清算方担保的情况下,场外交易规模也难以扩大。

    正是基于新常态下市场的这些潜在危机,在研讨会上,与会人士也将“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如何应对经济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新常态下,为了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适当地为大宗商品场外市场松绑,是非常必要的。”张腾文建议,应鼓励发展产业类的做市商,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场外衍生品,拿到相关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风险管理服务。

    此外,与会人士还建议,关于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的建设,应结合地域特点和行业特征,发展有特色的交易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

    期现对接发力点在哪儿

    在经济新常态下,期现对接无疑是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港交所总裁顾问李大鹏博士在近日由期货日报主办的“大宗商品期现对接及场外衍生品市场规范与发展研讨会”上就期现对接话题发表了看法。在他看来,伦敦金 属交易所(LME)之所以这么多年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它的交易模式实现了期现市场的“无缝对接”。而目前我国市场的“期现结合”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核心在于场外市场的盈利模式问题尚未解决。

    有与会人士认为,国外成熟的场外市场在拥有可行的“期现对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做市商制 度和集中清算平台,为合同的履行及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安全提供了保障,保证了场外交易市场的稳定运行。就国内而言,场内和场外市场可以先在仓库互认、信息共 享方面寻求有效的对接办法。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比较现实的期现对接途径究竟有哪些?两个市场又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大宗商品场外市场本身具有特殊性,其市场主体分清风险控制方式的层级,提供合适的风险控制服务才是实现期现对接真正需要做的工作。”李大鹏建议,大宗 商品场外市场不必拘泥于提供充分的非标准化的合约,应从金融风险控制的配套服务中挖掘盈利点,通过为企业客户提供合适的风险套保途径,提供局部性风险控制 方式等服务中创造价值,这才是行业真正的发展方向。

    就期货市场而言,期货日报记者也了解到,期货公司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来对接现货市场已成为业内人士对当前国内期现对接途径的共识。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可以开展仓单服务、基差交易、合作套保、定价服务等业务。场外市场,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可以在套期保值,仓单 置换方面进行合作。期货公司由‘中介机构’向‘衍生品服务提供商’转变,由单一的经纪业务模式,逐步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投资咨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产品 订制等多元业务模式发展,服务由‘标准化’走向‘定制化’。”张腾文说。

    部分与会人士建议,急需建立一个各方都信任的第三方清算机 构,以充分发挥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功能,趋利避害,进而促进场内外市场的协调发展。“对场外衍生品交易要设立相对固定的交易条件,通过增加衍生品交易一致性 控制信用风险,通过建立明确的违约机制控制潜在风险。”有与会人士同时建言,要加快立法,规范大宗商品场外市场,这也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及实体经济 升级的一个迫切需要,刻不容缓。

    “老大哥”带“小兄弟”——期货交易所的思与行

    作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重要组织 者,期货交易所理应在构建多层次商品市场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探索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在近日由期货日报主办的“大宗商品期现对接及场外衍生品 市场规范与发展研讨会”上,商品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积极参与讨论,让这些大宗商品市场的“小兄弟”看到了“老大哥”在未来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坦诚与包容。

    相较于国内尚不完善的大宗商品场外市场,我国当代期货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无论是交易还是交割整体上都运作规范、高效透明。“以期货交 易所为主导,推动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的构建,不仅有利于资源整合,促进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向统一、规范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对我国争夺全球大宗商品市 场话语权起到积极作用。”与会嘉宾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期货交易所之所以能够承担资源整合以及促进规范化发展的重任,一方面在 于其得天独厚的现货与衍生品相关资源,能够满足大宗商品场外市场流动性及各类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其严密的规则制度体系与技术系统保障,能够确保市场 交易过程中风险的有效管理。此外,期货交易所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高度认可度和较强的社会公信力,也有助于促进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资源的整合,实 现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结合的定价与风险管理模式。

    从历史上看,ICE、CME、LME等国际交易场所的经营模式也确 实佐证了“期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期货市场的组织者——期货交易所将推进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大宗商品期货和场外市场作为商品市场发展的两种形 态,其融合不仅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国家争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话语权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进一步加剧,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对未来经济发展安全愈发重要。

    “虽然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产、消费与贸易国,大宗商品市场的话语权也有所提升,但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在商品定价权与市场规则制定上影响 力仍相去甚远。”与会专家表示,长此以往,国内期货交易所将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难与国际期货交易所角逐,这势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利益与改革目 标实现。

    基于此,无论大宗商品场内还是场外市场,“如何发展基于价格波动交易的衍生品市场”,以及“怎样争取大宗商品的话语权”都是值得市场深思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与会人士认为,期货交易所在发挥其主导作用,逐步实现期现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在充分考虑现货与期货市场、场内和场外市场各方面差别的基础上,探求怎么样 在产品、交易规则、清算体系以及风控体系上实现“无缝对接”。同时,要提升技术系统,把握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人才对接,在“硬件”、“软件”上均能提供有力 支撑。而对于监管方式方面,也要根据二者的客户群体、属性和需求的不同之处,考虑场内场外市场监管体系的差异化,不能简单复制、套用。

    与会嘉宾还建议,期货交易所可以依托成熟的期货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及仓单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开放式的现货与衍生品交易平台,提供现货与衍 生品交易、结算、交割、风险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可以引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迅捷便利的融资业务,与仓储物流企业合作提供规范、智能、高效的仓 储物流服务,引进大的贸易商、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等提供做市服务,并与各地规范的大宗商品平台开展数据与业务合作,最终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多层次大宗商品 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期货交易所针对市场中所反映的诉求也正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据了解,期货交易所或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构建期现货 定价平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搭建一个点价平台,推广成熟大宗商品贸易的点价模式。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平台,以期、现货互动和场内、场外市场间价格互动,实现 期货和现货风险对冲,并把期货市场打造成为一个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购销平台,满足实体经济主体诉求等设想已在酝酿之中。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141111/005420780854.shtml?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