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寒意浓厚 钢价触底反弹“在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2-03-27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 4252

  虽然天气逐渐转暖,但是我国钢铁行业的“寒意”依然浓厚,钢铁行业PMI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52%的临界点。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月份PMI为42.8%,环比1月份的47.9%下滑5.1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没有突破52%的临界水平。根据钢铁PMI临界点的定义,高于52%表示钢铁行业的基本运行面良好,低于52%则表示钢铁运行出现了收缩的迹象。
  不过,生产指数下降、新订单指数回升等分项指标的积极变化,还是为钢铁行业的回暖前景增添了些许希望。业界普遍预计,当前钢材价格已经处于阶段性底部,随着3月份天气转暖带动市场需求回升,国内钢材价格企稳上行的基本态势有望确立,但企稳回升的动力仍显不足。
  钢厂减产“脱困”
  根据钢铁PMI的分项指数,2月份生产指数只有39.4%,较1月份大幅下降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钢铁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明显减少,行业采购量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也纷纷回落至50%以下,其中采购量指数为44.3%,较1月份下降6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5.7%,较1月份下降4.5个百分点。
  钢铁物流专委会相关分析人士表示,从上述三个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当前国内钢铁行业生产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多数钢厂处于亏损边缘,受制于成本压力,钢厂减产再度显现。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1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67.98万吨,环比下降0.18%。2月中旬,国内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56.79万吨,较2月上旬环比增长0.2%,预计当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达到169.92万吨。
  从去年11月份至今,国内粗钢日产量已经连续4个月处于170万吨以下的低位,而以目前国内8.5亿吨的粗钢产能测算,全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73%,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当前钢厂的新一轮减产行为主要受到经营业绩不佳的影响。自从去年第四季度出现大面积亏损之后,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仍然难以盈利,少数企业也只能勉强维持微利运行。
  记者了解到,自从去年第四季度遭遇“滑铁卢”,国内钢铁企业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元气,今年1月份的经营情况甚至不如去年12月份,中国钢铁业正在从全行业“微利”进入“亏损”。据统计,今年1月份以来,国内29家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中有12家亏损,亏损面超过41%,盈亏相抵后净亏21.8亿元。
  受到钢铁主业难以盈利的拖累,近期不少大型钢铁企业纷纷表示,今年将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用于发展“非钢”产业。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近期直言,今年武钢计划投资390亿元发展“非钢”产业,投资领域不仅包括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甚至涵盖了养猪、种菜等生活副业。
  钢材出口期待“春天”
  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依然是制约我国钢材出口重焕活力的重要因素。今年1月,受到欧洲各国遭遇极寒天气、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继续低位徘徊。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1月份我国共出口钢材373万吨,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1万吨;同期钢材出口平均价格环比下跌4.5%。
  不过,从新出口订单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来看,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出口已经呈现趋稳或者好转的迹象。根据钢铁PMI的分项指标,2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6%,较1月份回升1.5个百分点。尤其是,曾经在今年1月份大幅收缩超过10个百分点的新订单指数也止跌企稳,2月份为36%,与上月基本持平。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市场需求虽然仍未摆脱低迷态势,但趋于转好。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2~3个月,国际市场需求难以大有起色,加上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近来频频发起“贸易战”,我国钢材出口整体仍将以稳为主,大幅增加或者减少的可能性不大。